新一批20个城市获批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我国骨干冷链物流网持续完善

  • 时间:2024-07-18
  • 来源:中国商报
  • 浏览:1001次
  • 分享
  • A- A+

中国商报(记者 喻悦)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河北石家庄、江苏徐州、广西南宁、海南洋浦等20个城市获批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当前,国内消费市场涌现活力,生鲜食品、医药等行业快速发展,冷链物流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专家表示,随着国家标准和利好政策逐渐落实、冷链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将走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国内冷链供应链发展态势良好,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安徽省蒙城县城市骨干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 


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国家布局建设、面向高附加值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和集散地,依托存量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群建设的重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设施网上的重要节点。《“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显示,到2025年,我国将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据悉,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分4批将8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重点建设名单。


近年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在助力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推动降低冷链物流运行成本、深化冷链服务通道网络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通知要求,推进基地存量资源整合优化和增量设施补短板,加强基地间设施互联、业务对接和信息共享,推动基地互联成网,推动基地间冷链物流活动规模化、通道化、网络化运行;发挥基地在冷链物流网络中的组织核心作用,鼓励基地拓展分拣加工、交易展示、统仓统配等服务功能,促进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许多冷链物流基地抓住当地的特色,创新产地直供、农超对接等产地冷链物流组织模式,积极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例如,山西运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引领冷链物流企业集群化、网络化发展,组织开展农产品直供冷链物流试点,有效支撑周边地区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农业品牌;四川达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冷链物流设施集约布局和提档升级,合力共筑辐射区域农产品的集聚渠道和上行通道,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有效降低城市居民消费成本;江苏徐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充分发挥徐州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等优势,努力打造淮海经济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枢纽、华东重要生鲜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政策规划引领,指导有关地方加强冷链物流设施改造提升发展能级,补齐功能短板,强化服务能力,促进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集群发展,着力构建国家层面的骨干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多地支持冷链物流建设


为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各地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完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推动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冷链物流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海南省政府近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省冷链物流发展相关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统筹规划布局,用好自贸港核心政策,发挥国际物流区位优势,积极引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冷链物流市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推进固定冷库、移动冷库、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弱项;要打通运输环节堵点,增强岛内企业出岛运输能力,畅通铁路、航运等更多运输渠道,鼓励在冷链物流领域优先使用新能源车辆。


今年5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关于支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冷链物流基地(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补短板工程,切实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力争到2025年,全省农产品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16.5%。


此外,《天津市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近日正式出台,将做大做强冷链物流等现代物流作为重点任务。据了解,近年来,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依托口岸、政策和服务等方面优势,以冷链进口贸易为切入点,不断延伸产业链,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冷链产业生态。作为我国冻肉、水果、冰鲜水产品等产品的指定进境口岸,目前,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已聚集600余家冷链企业,冷冻库容约25万吨,2023年实现冷链产品进口额140亿元。


产业规模实现稳步增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市场需求以及政策支持下,我国冷链物流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有力支撑消费品质的提升。今年前5个月,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2.76万亿元,同比增长4%;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1.91亿吨,同比增长4.2%。值得关注的是,前5个月,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农村寄递冷链物流、跨境冷链物流等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左右。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4版)》显示,2023年我国冷链市场规模占全球冷链市场规模的比重约为25%。2023年,全国冷库总量约为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3%。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的一、二线及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四川、河南等中西部核心城市圈仍是冷链仓储需求主力。另外,江西、河南、湖北、广西等地新增冷库体量较大,冷链服务与基础设施升级趋势正稳步向二线城市扩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飞表示:“冷链物流产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已深入融合到我国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等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未来,冷链物流体系化、融合化、绿色化、国际化、数字化、平台化发展趋势将凸显。”


不过,冷链物流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的冷库容量虽然逐年增长,但人均冷库容量仍然偏低,且存在设施老旧、技术落后等问题。此外,冷链物流在水产品等领域的流通率也有待提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要进一步建设完善骨干冷链物流网,优化冷链物流及仓储设施的布局,采用多式联运等方式,减少中转环节;落实落细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加大金融资金和产业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冷链物流设备和投资,推动冷链设施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包括优先采用节能型设备和节能降耗措施,降低冷链系统运行能耗成本;简化冷链物流企业的事项审批流程,支持第三方社会化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提升冷链物流企业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有效降低冷链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