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冷链行业发展迅猛,势头强劲。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冷链物流产业体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参加团组活动,都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冷链物流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联系着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等的生产端和消费端,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抓手。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的品质化、精细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不断涌现的进口冷链产品、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预制菜等新业态,不断拓展的海外布局新趋势等,促使冷链赛道持续创新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于冷链物流的支持政策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从《“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出台,都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自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试点”以来,冷链物流相关内容已经10多次出现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冷链物流成为每年连续出现的高频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冷链行业发展迅猛,势头强劲。冷链物流规模持续增长,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冷链设施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冷链设施区域发展不平衡,冷链基础设施建设还极为薄弱,冷库配套分布不合理,城市人均冷库容量偏小,农村前端预冷和港站枢纽冷链设施资源不足,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现有的冷链物流体系难以支撑农产品大规模、跨区域、反季节、长距离流通需求的增长;二是我国目前冷链物流行业市场集中度仍相对较低,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存在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能耗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三是冷链产品安全在疫情后逐步发展成为冷链物流的新需求,对提高冷链物流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食品安全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四是加快冷链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升级、加快推进制冷剂替代、节能降碳,全面提升冷链物流的管理服务能力是冷链物流行业面临的新挑战。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冷链物流产业体系。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4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6416亿元,未来3—5年年均增速预计可达到21%。冷链物流进入了规模效益双提升的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质生产力为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加快形成冷链物流新质生产力,其目的就是构建适应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新生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新基建、新能源、新技术(科技)为核心,以体系建设、标准引领、融合创新等为关键提升点,向“新”而行,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塑造发展新动能。
一是体系建设。要夯实冷链物流“三级”基础设施网络,高质量推进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冷链与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等融合发展,支撑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二是标准引领。建设标准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规范物流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冷链产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规范冷链物流市场秩序,提高整体水平。三是融合创新。随着国家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区域联动等深入实施,冷链物流已融合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全过程。冷链物流与农业、加工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在产地直配、社区团购、直播带货、预制菜、私人订制等新消费驱动下,对冷链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提出更高的要求。四是协同共享。随着下沉市场冷链需求不断扩大、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协同共享已成为大势所趋。在产地预冷和末端配送环节,通过资源协同,可有效缓解市场紧缺的冷链资源。共享冷库、冷藏车、冷链园区等冷链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利用率,还能有效促进冷链零担和共配业务的增长,从“竞争”到“协同”再到“共享”,实现降本增效。五是绿色低碳。绿色发展是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从冷库建设、冷链运输、园区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冷链物流产业全生命周期,做到节能减排、低碳零碳,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冷链物流行业力量。六是数字赋能。数智化创新和转型是冷链物流发展的新动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均可为冷链物流各领域、各环节赋能。通过建立冷链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交流,实现科学布局和供需信息实时对接,完善物流信息网络,以及全过程智能化监测产品、调控设备、优化流程,提高冷链体系透明度和精准度,有效促进冷链物流业态模式创新和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七是链接国际。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国内自贸区试点扩大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政策不断深化,进出口生鲜品类和数量大幅提升,与之配套的海外冷链物流需求激增,大量冷链物流企业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冷链物流企业要提升相关口岸国内外冷链通道衔接和组织能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冷链物流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八是人才培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靠“人”,靠规模庞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新型劳动者队伍。随着冷链物流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冷链上下游更趋协同,市场化体系化特征更加明显,对专业化、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产地认证、质量追溯、田头集货、产地预冷、冷藏保鲜、分级包装、设施运维、冷链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高素质人才。因此,打造一支与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迫在眉睫。
作者:唐俊杰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
校对:蒲水涵审核:史慧玲来源:《中国政协》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