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月,中美两大市场的南美白虾批发价格同步上涨,正悄然改变全球虾类贸易格局。继连续三个月价格低迷后,中国市场率先企稳回升,美国则因政策不确定引发进口商恐慌性采购,形成“东有反弹、西在追涨”的格局,这波涨势,是否足以撬动全球原产地报价全面上调?
在中国,进口厄瓜多尔白虾经历长时间下跌后,下游库存已大幅消化。以30/40规格水冻虾为例,过去两周每件上涨5至15元,折算后每公斤上涨0.5至1.5元,当前主流报价集中在39.5至40.8元/kg区间。12kg盐冻大板价格也上调至475至500元不等,价格回归至41.7元/kg的高位。
有上海的从业者认为4月中旬的上涨只是开始,预计五一前还有一波备货行情,继续推动价格上扬。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因政策变动提前进入“抢货模式”。4月9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暂停对除中国以外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引发进口商迅速下单囤货,为7月9日政策变化做好准备。这一举动推动白虾、黑虎虾及增值类产品价格全面上扬,第16周批发价格环比上涨2-5%,其中拉美白虾涨幅明显高于亚洲虾种。
厄瓜多尔出口商迅速跟进,中国期货报价已在第16周上涨。30/40水冻规格的CFR报价为$4.80/kg,20/30规格达到$5.70/kg,40/50也升至$4.60/kg。这一波全球范围内的买方恐慌情绪,正在逐渐传导至原产地,刺激报价上调。
不过,尽管中美市场走强,下游成交量仍存在一定压力。美国方面由于价格连续上涨,终端买家开始犹豫观望,成交放缓;中国市场也面临节后需求能否持续的问题。
全球虾价是否真的迎来转折点?短期来看,原产地报价已有明显反应,但真正能否撬动全球涨价,还要看中美市场的热度是否能持续发酵,以及其他消费大国是否加入“抢虾”行列。可以肯定的是,沉寂已久的虾市,正在被中美两股力量重新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