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其价格波动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4 月 8 日豆粕期货大幅上涨,主力 2509 合约报收 3164 元 / 吨,涨幅达 3.53%,期货价格刷新 8 个月高位。随着期货价格上涨,豆粕期货持仓量大幅增加 28 万手。
作为全球三大主要大豆生产国之一,美国近期掀起的所谓“对等关税”风波,对豆粕价格形成直接影响。在我国宣布对美产品追加关税后,清明假期过后,部分地区豆粕价格一度存在高价现货成交情况。
“清明节后归来,担忧情绪逐步释放,但现货价格整体高位回落,成交心态跟随放缓。由于区域现货供应情况不同,国内区域现货价格出现涨势分化。涨幅最为明显的集中在华北及东北地区,华南地区涨幅最弱。”卓创豆粕分析师王汝文表示,从工厂库存数据来看,国内重点油厂原料大豆库存止跌回升,成品豆粕库存明显回落。原料大豆及成品豆粕相互衔接过渡,使得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供应缺口。因此,关税变化预期下,国内豆粕市场自身供需面对现货价格涨幅进一步修正,节后价格呈现出先涨后跌走势。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方平则表示,从进口总量来看,近几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仍呈现小幅增长态势,但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逐年下滑。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2024 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 10503.54 万吨, 2023 年同期为 9895.74 万吨,同比增加 607.79 万吨,增幅 6.14%。
她认为,目前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仍处于低价区间。
2025 年一季度豆粕现货走势呈现先涨后跌态势,截至清明节前 4 月 3 日,不少区域现货价格在 3000 元 / 吨附近徘徊。
王汝文也认为,短期内关税变化主要对市场担忧情绪带来较强的扰动,但 4 月至 5 月原料到港量充足以及担忧情绪充分交易后,豆粕现货价格面临回调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养殖行业规模的增长,养殖产业链的需求变化也会对豆粕价格涨跌产生影响。鉴于豆粕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当养殖业繁荣,对豆粕的需求旺盛时,豆粕价格可能上涨,与大豆的价格差异可能缩小甚至出现倒挂。反之,养殖行业低迷,需求减少,豆粕价格可能下跌,与大豆价格差异扩大。
随着豆粕期货持续波动,其接下来的影响因素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对此,创元期货研究院分析师赵玉表示,从政策端看,中美贸易关系仍是豆粕市场的关注焦点,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从基本面角度看,美豆播种季即将到来,美豆产区的降水及土壤湿度情况,将直接决定美豆是否具备因天气因素引发市场炒作的可能性。此外,巴西大豆的出口报价也将直接影响盘面豆粕的成本估值,需持续追踪。
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周昱宇表示,当前美国关税预期不断扰动远月供应,与此同时,新一季美国大豆的种植规模、产区气候等实际情况,将对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后期走势产生较大影响。美国关税政策将会导致新一季美国大豆出口受限,对美国农场主极为不利。此外,国内大豆产量占比 15% — 20%,近些年随着种植补贴政策施行,产量处于不断提升趋势。
针对豆粕期货后期走势,赵玉表示,由于继续加征美豆关税这一举措,对豆粕近端实质性影响有限,当市场情绪消散后,近月合约仍有冲高回落风险。而远月合约(四季度)利多预期难证伪,下一年度美豆种植面积预计减少带来的全球大豆供应收紧、叠加下半年巴西豆出口压力减轻后有提价优势,四季度全球豆系价格重心大概率抬升。从策略来看,基于全球大豆市场以及国内豆粕均属于近弱远强,推荐豆粕期货 2505 — 2509 合约及 2507 — 2509 合约反套。
周昱宇表示,此次关税加征对大豆和豆粕市场的影响体现为“短期波动、长期趋稳”。尽管中国后续对于美国大豆进口量可能大幅下降,但中国通过多元化进口、国内抛储及产业链调整,有望有效化解供应风险。豆粕价格在政策预期和南美丰产的双向作用下,或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整体对终端消费的影响有限。未来需关注北美天气、中美谈判进展及国内政策落地情况。
对生猪养殖有何影响?
“若饲料原料价格攀升将会使生猪养殖成本大幅上升,养殖户为缓解成本压力或会采取减少补栏等措施,但挺价心态又对生猪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在此情形下,生猪市场供应与价格或将出现波动,后续政策调控与行业整合趋势值得关注。”谈及关税风波对生猪市场的影响,我的钢铁网分析师王艺霖表示,我国猪肉自给率超过 95%,国际市场对国内猪肉价格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主要是通过饲料原料价格波动来传导影响。
“从原产于美国的猪肉进口成本角度看,冷冻猪肉的基础进口关税为 12%, 2025 年 4 月 10 日后,累计加征到 44% 关税,合计累计税率达 56%;另外需要叠加缴纳 9% 的增值税,这意味着进口成本提升明显。因此 4 月 10 日之后到港的美国产品,在成本支撑下贸易商多抬价销售,且抬价幅度较大,部分产品涨幅在 500 元 / 吨至 2000 元 / 吨,这进而带动进口贸易商对现存美国产品产生惜售情绪,跟涨销售现货产品。”卓创肉类行业分析师李素杰称。
她认为,从国内猪肉供应角度看, 2024 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增加,根据生猪的生长周期推算, 2025 年国内猪肉供应整体充裕,在终端需求难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国产猪肉市场或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进口猪肉需求或较弱。同时,随着国内生猪价格下滑,国产鲜品及冻品分割品价格或存下降可能,这意味着进口猪肉价格或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