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中国财政部4月9日宣布,自4月10日起对美国商品加征50%额外关税,叠加此前已实施的34%反制关税,中美双方相互加征的关税总额均达到104%。这一贸易壁垒已对全球海产品市场产生连锁反应,特别是鳕鱼和黑线鳕等主要水产品种价格出现明显波动。 市场数据显示,挪威拖网捕捞的1-2.5公斤H&G冷冻鳕鱼本周拍卖价格已下跌约50美元/吨。中国加工企业证实,由于美国市场基本关闭,他们已停止采购用于美国市场的原料。"我们仍在采购,但完全转向其他市场。"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加工企业高管表示。 此次关税调整时间紧迫。根据新规,4月5日前发货的货物需在5月27日前抵美才能避免10%附加关税;4月5-9日期间发货的货物则面临104%全额关税风险。考虑到中国至美国西海岸需要25-30天运输时间,东海岸需要35-40天,许多企业已暂停对美出口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海产品市场呈现分化走势。虽然俄罗斯H&G鳕鱼中国到岸价逆势上涨50美元/吨,但黑线鳕价格走势尚不明朗。一位贸易商表示:"供应量非常有限,市场仍在观望。" 东南亚国家同样受到冲击。印尼、泰国和越南分别面临32%、36%和46%的对美出口关税,这些国家正寻求与美国重新谈判。业内人士分析,若谈判成功,东南亚加工企业可能抢占更多美国市场份额,中国加工企业或将转向欧盟市场。 这场贸易争端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有分析认为,高关税可能导致特斯拉等企业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但中国业者态度坚决:"我们只会在公平条件下进行谈判。"随着贸易战持续,全球海产品贸易格局或将面临深度调整。 中国罗非鱼出口商坚守美国市场,高关税下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中国海鲜产业大变革,专家详解战略调整! 中国回击美国,34% 关税来袭,中美海产品贸易或 “大洗牌”!
中国罗非鱼出口受阻:价格坚挺但美国市场或彻底流失
近期,在波士顿举行的北美海鲜展上,中国罗非鱼行业代表透露,尽管出口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塘头价格依然保持坚挺。
第 13 周,海南地区运往当地加工厂的 500 - 800 克规格罗非鱼价格为 9.8 元 / 公斤(1.35 美元 / 公斤),广东地区价格为 9.2 元 / 公斤,与 1 月份基本持平。 海南某加工企业高管表示:“目前供应紧张支撑着价格稳定,去年秋季袭击海南的台风仍在影响生产,原料供应持续偏低,短期内价格难以下跌”。
然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CAPPMA)发出严厉警告,若现状持续,中国对美出口的冻全条罗非鱼可能 “完全消失”,并在三年内彻底失去美国市场地位。该协会在声明中提到:“部分中国企业反映,已在运输途中的订单正面临美国进口商压价。” 与此同时,美国批发价格微涨。尽管冻罗非鱼价格尚未突破报价区间,但市场已显现上行压力。中国供应商正减少对美发货,整合业务并开拓替代市场。而美国库存受影响程度尚不明确,买家正密切关注供应变化。进口商正在重新评估采购策略,考虑替代货源。中南美洲的鲜罗非鱼成为买家抵消关税成本的选择之一。第 13 周初,受季节性需求增长和供应收紧推动,鲜罗非鱼价格小幅上涨。
广东出口商表示:“2025 年美国市场将 “极具挑战性”,更多中国企业可能转向欧洲甚至非洲市场。我们计划参加 4 月巴塞罗那展会开拓欧洲客户,同时尽可能增加对非洲出口。” 该人士认为,国内市场难以消化如此大量的罗非鱼,因为该产业数十年来始终以出口为导向。
关于原料价格,该出口商指出,养殖户虽知悉关税政策但反应平静:“他们更关注行业内部问题,特别是环保要求。”今年起广东海南两地强化出口监管,要求所有原料必须来自配备排污处理设施的认证养殖场。“养殖成本已显著上升,不愿投资改造的养殖户可能会退出罗非鱼养殖,” 他总结道。



- 关税
- 报盘
- 乌拉圭58厂
- 榴莲
- 活牛价格
- 车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