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5年第59号(关于防止安道尔蓝舌病传入我国的公告),以下为公告内容: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5年第59号 2025年3月27日,安道尔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报告,该国奥尔迪诺行政区(Ordino)发生蓝舌病。为防止疫情传入,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和生物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现公告如下:
一、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安道尔输入反刍动物及相关产品(源于反刍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
二、禁止寄递或携带来自安道尔的反刍动物及相关产品入境。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三、来自安道尔的进境运输工具上卸下的动植物性废弃物、泔水等,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除害处理,不得擅自抛弃。
四、对边防检查等部门截获的非法入境的来自安道尔的反刍动物及相关产品,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销毁处理。
五、凡违反上述规定者,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六、各级海关、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规定,密切配合,做好检疫、防疫和监督工作。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农业农村部 2025年4月9日
中美关税战下跨境海鲜加工贸易获特殊豁免
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中国海关总署(GACC)最新公告为跨境海鲜加工贸易开辟“绿色通道”。根据官方文件确认,用于加工复出口的阿拉斯加鳕鱼、比目鱼、三文鱼和狭鳕等原料将豁免于中国对美加征的84%报复性关税,此举旨在保障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加工贸易产业链正常运转。
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中国商品关税上调至125%,作为对华此前实施“34%基础税率+50%附加税”的反制。同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实施细则,明确“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可享特殊政策: 保税政策延续:美国去头去内脏(H&G)三文鱼、白鱼原料仍可经保税仓库加工后复出口; 在途货物保护:4月10日前启运的美国商品不受新税率影响; 内销严格限制:保税原料加工的成品禁止通过保税渠道内销,否则需按全部料件补税。
以美国龙虾为例,其在中国市场的总关税将飙升至131%(最惠国7%+301条款30%+紧急经济权力法10%+新关税84%),而加工复出口的鳕鱼等产品则免于叠加新税。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海产品超10亿美元,其中1.39亿美元比目鱼、1.08亿美元太平洋三文鱼及6300万美元狭鳕主要用于加工后返销美国。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强调,此类“过境加工”模式是全球化分工的产物,“内销产品绝不适用豁免”。
然而,美国对含美原料的中国商品实施差异化征税:若成品中美国原料价值占比超20%,则仅对非美部分征收125%关税。中国加工商举例称,进口5000美元/吨的鳕鱼原料加工后以9000美元/吨返销,美方仅对4000美元增值部分征税,但折算后每吨仍需缴纳5000美元关税,极大压缩利润空间。
崔和分析称,自然资源禀赋与技术水平差异导致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这不仅是关税战,更是科技、金融等领域的综合博弈”。202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34万吨、价值15亿美元海产品,同时对中国海鲜征收2.329亿美元关税,凸显双方依存与摩擦并存。
目前,中国保税区内的美国水产加工线仍在运转,但业内担忧长期高关税可能迫使企业转移产能。分析人士指出,中美最终仍需通过谈判解决根本矛盾,而现阶段“精准豁免”政策为产业链争取了缓冲时间。
中美关税战升级冲击全球海产贸易,鳕鱼市场价格应声下跌!
中国罗非鱼出口商坚守美国市场,高关税下行业面临严峻考验!
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中国海鲜产业大变革,专家详解战略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