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2993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40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9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087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869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62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562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2568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2743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9445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2993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40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9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087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327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78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54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515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2993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40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9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087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26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9131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704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545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6976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342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2993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40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9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087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2993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1.9508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88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614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804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189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2993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264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405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598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087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911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241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29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3876
新闻图片1521
日本蓝鳍金枪鱼提前上市价格坚挺 供应量增加仍稳定在20美元/公斤
尽管供应量大幅增加,日本东京丰洲市场的冰鲜蓝鳍金枪鱼价格在2025年第14周(3月30日至4月6日)表现出令人意外的坚韧——低端产品30公斤以上的大规格野生蓝鳍金枪鱼仍稳定在每公斤2,988日元(约合20美元,含消费税),仅较上周微跌4%。业内人士指出,来自宫城县盐釜的围网捕捞蓝鳍金枪鱼陆续登陆市场,但信心十足的本地批发商仍维持住了价格。此外,冰鲜大目金枪鱼(Bigeye)的供应有限,也促使市场需求转向价格相对更亲民的蓝鳍金枪鱼。根据市场数据显示,国内野生蓝鳍金枪鱼的日均进货量达到140尾,较上周增加40%,总重约35吨。4月3日单日进场213尾,重达51吨,是新年首拍以来的最高纪录。大部分渔获来自宫城、千叶及静冈沿海的延绳钓船,也有部分来自伊豆诸岛如三宅岛与八丈岛。4月1日,盐釜今年首次有65尾围网蓝鳍金枪鱼拍卖,4月3日又拍出34尾重逾100公斤的巨型个体。据日本水产信息服务中心(JAFIC)研究员介绍,围网捕捞蓝鳍金枪鱼的旺季一般为4月底至9月,但今年异常提早,自3月底就开始作业。静冈县沼津市的“滨平丸”号是首批进港的船只之一,3月31日带回130尾,随后连续两天再分别捕获84尾与115尾,平均单鱼重约100公斤。由于太平洋中部鲐鱼(mackerel)捕捞量不理想,渔民提前切换至蓝鳍金枪鱼作业成为一种策略选择。此前由于非法交易处罚,2月22日至3月21日期间盐釜港未有登陆,渔船多转向其他港口卸货,但自3月下旬起,盐釜已恢复日均3至8艘延绳钓船靠港。在价格方面,围网蓝鳍金枪鱼拍卖价区间为每公斤2,800至4,800日元(不含税),而延绳钓蓝鳍金枪鱼则可达9,000日元/公斤。本周未有超过10,000日元/公斤的成交记录。
新闻图片1472
美国海鲜进口税率大幅上调至131% 加工再出口仍享保税政策
4月9日,海关总署发布了“ 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有关执行事项的公告”, 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时进口的(以下称“在途货物”),不加征本次加征的关税。 有关执行事项公告如下: 一、对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申报进口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货物,在现行征税方式、适用关税税率(现行适用的最惠国税率或暂定税率与已实施的加征关税税率之和)基础上加征本次加征的关税。 以进口美国龙虾为例,现行最惠国税率为7%, 已实施的加征关税税率之和包括:301调查反制税率(30%)和 IEEPA《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反制税率(10%),因此4月10日之后进口的部分要加征84%+7%+30%+10%=131%。 二、对“在途货物”,进口企业可申请不加征本次加征的关税。进口企业应自行核实原产于美国进口货物的运输情况,确认装载有关货物的运输工具已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从启运地启运,且相关货物于2025年5月13日24时前申报进口。 如果美国龙虾在4月10日 12时01分(中国时间)之前从美东装机起运,可以申请不加征84%关税,但 最惠国税率和 已实施的加征关税税率之和不变,即税率为 7%+30%+10%=47%。 申请不加征本次加征关税的“在途货物”,应在装载该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后申报进口;对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等出区内销和区外加工贸易内销等贸易方式下进口货物,申请不加征本次加征关税的,应在2025年5月13日24时前申报内销进口。 三、对“在途货物”申请不加征本次加征关税的进口企业,其相关进口货物应当按如下要求申报: (一)进口货物报关单“启运日期”栏目应填报入境货物离开境外第一个装运口岸的日期,填报的启运日期应在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同时应在备注栏注明“<加征关税在途货物>”。 其中,对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等出区内销和区外加工贸易内销等贸易方式下进口货物以及其他无实际进出境货物,申报时应在随附单据栏目上传货物运输情况证明材料(证明材料需包含货物自境外启运地运输至进境地的启运地、启运时间、运输路线等信息),同时应在备注栏注明“<加征关税在途货物>”。(二)在进口申报环节,进口企业需作如下声明: “本单位承诺,已核实进口货物符合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第三条规定的情形,申请不加征本次加征的关税。本单位对申报内容及提供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 四、对在2025年5月13日24时之前已申报进口(对于采用提前申报方式进口的货物,该时间指运输工具申报进境时间),且已缴纳本次加征关税的货物,进口企业经自行核实进口货物运输情况,确认有关进口货物符合“在途货物”的规定,可向海关申请退还相关税款及利息,按本公告第三条 (二)的规定向海关作出声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五、加工贸易项下进口原产于美国的货物,现行保税政策不变,具体管理要求如下: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进口原产于美国的货物,其加工后的成品,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不得保税流转,内销时按对应的全部保税料件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保税进口原产于美国的货物,其加工后的成品(含副产品、残次品),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不得保税流转,应当办理出口离境或内销手续,且加工后的成品(含残次品,不含副产品)内销时按对应的全部保税料件申报。 4月10日起,美国阿拉斯加鳕鱼、比目鱼、野生三文鱼等原料仍然实施 现行保税政策,但加工后成品( 含副产品、残次品)不得在本地市场享受保税流通, 内销时按对应的全部保税料件进行报税。如果办理加工产品再出口,可以享受保税政策。 目前美国海关规定, 如果进口货物中至少20%价值来自美国本土, 则有关货品的美国部分不会受到对等关税影响,因为对等关税针对非美国产品进行征收。 (二)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加工贸易手(账)册(B手册、C手册、E账册、H账册、TH账册、TG账册)项下的进口料件属于原产于美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可实施专用手(账)册管理。加工贸易企业在手(账)册设立、变更时,应在专用手(账)册表头的备注栏首位注明“[M]”。加工贸易专用手(账)册项下所有成品不得保税流转。 加工贸易企业未能实施专用手(账)册管理的,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在加工贸易手(账)册设立、变更时,对原产于美国的保税料件和相关成品,应在其商品项的商品名称首位注明“[M]”,与原产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同类货物分开商品项备案。 (三)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的物流账册(TW账册、L账册)涉及原产于美国的货物的,不得开展改变商品编码或原产地的简单加工业务。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海鲜,其中大部分经过加工再出口。去年,美国对华出口的前五大海产品分别是龙虾(1.59亿美元)、鱼粉(1.41亿美元)、冷冻比目鱼(1.39亿美元)、冷冻太平洋三文鱼(1.08亿美元)和鱿鱼(1.06亿美元)。 2024年中国是美国第二大海产品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2023年中国是美国第一大海产品出口市场)。 中国是美国第七大最有价值的海产品来源国,2024年向美国出口了340,539吨海产品,价值15亿美元。去年,美国进口商对中国海产品支付了2.329亿美元的关税。
新闻图片1480
秘鲁新鲜水果和蔬菜出口额达82.83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据秘鲁农业媒体报道,2024年秘鲁非传统农业产品出口总额为115.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6%,预计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20亿美元。过去5年中,秘鲁非传统农业产品出口保持了13.4%的年平均增长率。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国,占35%(40.86亿美元),其次是荷兰(18.66亿美元)、西班牙(7.98亿美元)、智利(4.47亿美元)和英国(4.45亿美元)。所有这些市场的同比增长率均超过10%。 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呈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比如马来西亚(135%)、印度尼西亚(232%)、中国香港(32%)、比利时(89%)和巴西(67%)。秘鲁主要向这些市场出口蓝莓、葡萄、可可和冷冻水果等产品。非传统农产品出口中,新鲜水果和蔬菜出口额82.8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2%,比2023年增长了17%。主要产品包括蓝莓,葡萄,鳄梨和芦笋,出口目的地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亚洲。 具体来看,蓝莓位居榜首,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2.5亿美元,荷兰4.84亿美元,中国1.06亿美元。葡萄位居第二,对美国的出口额为8.33亿美元,荷兰2.6亿美元,墨西哥1.41亿美元。秘鲁葡萄行业由于2023年末受到天气因素,早期产量并不理想。牛油果主要出口到荷兰(4.09亿美元)、西班牙(2.82亿美元)和美国(1.64 亿美元)。
新闻图片1465
生猪价格或因成本上升和冻品输入受阻偏强运行
近日,生猪期货 2505 合约盘中触及近三周高点 13650 元 / 吨,收涨 1.61%。生猪期价走高是否意味着内需全面转好预期带动生猪基本面出现改善? 对此,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表示,近期的贸易争端对生猪市场而言有两个潜在利多: 一是成本端上涨抬升猪价运行区间;二是关税上调后冻品输入受阻,而目前国内冻品 处于低库存状态,进口减少或利好短期的屠宰需求,进而利多猪价。“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成本还是冻品,对国内生猪供需的实质影响有限,短期看市场上涨存在情绪因素。”他说。 生猪期货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反弹,同时反弹的还有鸡蛋和豆粕。中信建投期货养殖食品首席分析师魏鑫表示,这一轮生猪反弹的逻辑是贸易冲突提升饲料成本,同时猪价在这一阶段仍然持续稳定。需要注意的是,成本端传导在生猪领域并不直接。相反,如果成本快速上升,会影响到目前养殖端不断提升体重的节奏,反而可能导致市场加快出栏,短期对猪价形成一定压力。 “生猪现货基本面的情况主要由能繁母猪产能决定。2024 年 5 月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加,当前我国母猪产能充足, 4 月养殖场计划出栏量环比增长,生猪现货价格仍在低位震荡,生猪基本面依旧宽松。”中信期货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艺华说。部分头部猪企在一季度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反映猪价回升至成本线以上,行业进入修复周期。牧原股份表示,总体来看,过去几年小麦、玉米和豆粕等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营业成本的比例约在 55%-65%,上述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对公司的经营数据产生较大影响。公司会根据饲料原材料市场行情变化趋势灵活调整饲料营养配方,在保证猪群最适营养需求的前提下,提升饲料配方的经济性。公司 2025 年 3 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 12.5 元 /kg 左右, 2025 年的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 12 元 /kg。公司会持续做好生猪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养殖成绩,进一步降低公司整体生产成本。折旧摊销在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中的占比是 10% 左右。 牧原股份表示,国内生猪养殖业过去长期以散养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场数量众多。近几年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继续提升,标准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设备加快应用,带动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集中度有所提升,产业正朝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行业生产效率逐步提升。“今年一季度养殖端盈利为近几年的最佳水平,这与偏低成本和当前市场普遍惜售、压栏有关,其代价就是供应后置,压力后移。”王俊说,就盘面而言,由于前期市场过分看空,近月合约的贴水程度较深,因而在现货短期存在支撑的背景下,生猪易涨难跌。短期盘面上涨或仍未完全兑现,但中期供应增长压制远月合约价格。魏鑫表示,目前生猪养殖板块反弹主要是市场情绪驱动,基差有一定的收敛空间。若猪价继续反弹,有望为养殖企业提供更好的套保空间。 “当前猪价反弹更多受市场情绪驱动,现货市场生猪供应宽松,出栏量充足且上游库存体重偏高。若猪价持续反弹,待市场情绪充分释放后,可能存在回调风险。”李艺华说。中衍期货认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整体稳定,理论生猪供应相对充足,但养殖端出栏节奏减缓供应压力,近期关税政策可能促进后续冻肉库存的需求量,可能支撑后续猪价偏强运行。
新闻图片1479
京东超市包销2500吨泰国液氮榴莲 直采价降10%
4月8日,京东超市和泰国液氮榴莲龙头企业Ding Fong Co.,Ltd(下文简称“鼎丰集团”)签订战略协议, 京东超市将包销其150柜合计2500吨液氮榴莲。鼎丰将作为京东超市在泰国的榴莲直供基地。据了解, 2024年中国榴莲进口额达到了69.9亿美元,稳居进口水果品类榜首 。近三年,京东超市榴莲品类销售复合增长率突破30%,其中液氮榴莲连续两年增速超100%,稳居行业第一。作为榴莲主要产地,泰国液氮榴莲质量参差不齐。在泰国南部某些产区,液氮整果普遍存在虫果现象,这种榴莲存在先天质量缺陷,原料价格更低,此外, 行业中用其他低价品质榴莲冒充泰国金枕液氮整果的现象也屡禁不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更为关键的是,2024年底,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在检查进口泰国榴莲食品安全时,发现部分榴莲使用了名为碱性嫩黄(Basic Yellow 2,BY2)的工业染料。鉴于此,中国海关自2025年1月10日起实施新规,要求所有出口至中国的泰国榴莲每批都必须附有碱性嫩黄的检测报告,一旦检测到禁用物质,将立即停止进口。为确保安全问题,京东超市选择到泰国进行产地直采,深入上游寻找优质供应链,集中采购液氮榴莲整果,并进行严格的品质把控。京东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超市所售卖的液氮榴莲整果全部来自泰国优质产区,无虫果风险。此次合作的鼎丰集团 占比泰国液氮榴莲出口量30%左右 ,采用轨道式液氮机生产效率更高,冷冻效果更加,也更能保存榴莲口感,可确保京东超市榴莲品质。据了解,通过通过百亿补贴、大规模产地直采后,同等规格液氮榴莲,京东超市更具有价格优势。以2-3斤京鲜生液氮榴莲为例,京东超市最低能做到79.9元/颗,比其他平台便宜15%以上。
新闻图片1481
海南荔枝抢先上市 60元/斤供不应求 今年全国产量或达十年峰值
当下,海南的荔枝园已迎来第一波丰收,以“早熟”抢占市场先机。据海南陵水县当地的种植户介绍, 当 地上市的 第一批桂花香荔枝可以卖到每斤60元,而且供不应求。桂花香荔枝又叫桂早荔,属于早熟的荔枝品种,借助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比妃子笑等普遍要早上市两个月左右。桂花香荔枝的成熟期早至4月初,比海口产区提前一周以上。也正是因为此时上市量少,填补了国内特早熟荔枝的市场空白,因此能卖出比较高的价格,每年开采价都能维持在每斤50元-60元,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然而,市场的变化并不是只看海南荔枝。在全国范围内,预计5-6月将迎来荔枝的上市高峰期。随着各大产区如广西和广东的荔枝逐渐成熟,近期有很多消息称,今年荔枝将迎来十年中最大的丰收。这一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根据全国各地种植户反映,各大产区荔枝成花率普遍超过90%,这意味着若天气平稳,6-7月荔枝集中上市时,市场供应量将同比增长30%-5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市场波折之后,价格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近两年来极端天气导致的减产。2023年大丰收的背景下,妃子笑的地头价一度降至4元/公斤,而2024年因极端天气导致广东、广西主产区减产超60%,海南妃子笑地头价飙升至58元/公斤,零售价突破百元大关。而今年属于荔枝产业的“大年”,自然行情也会承受较大的压力。从全年来看,广东产区预计从4月起陆续有地区的荔枝开始上市,其中茂名作为全球最大荔枝优势产区,每年5月中旬正式进入荔枝丰收时节,优势品种包括白糖罂、桂味、仙进奉、糯米慈等。桂味荔枝刚刚上市时,价格在80元至140元/公斤左右,普遍比较高,且不同产区价格差异较大。同期广西荔枝也在5月迎来采摘季,其中灵山古荔、钦州香荔主打中端市场,预计能一直供应到7月。此时也是荔枝产量最高、价格最为亲民的时候。6月开始,福建、四川荔枝逐渐接档,井岗红糯、岭丰糯、带绿、仙进奉等主要填补了盛夏空白。而云南产区近年来也开始扩大种植面积,荔枝上市期能够从4月开始一直到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