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海产出口创新高 中国采购占比达43%领跑全球
2025年2月,阿根廷海产品出口迎来“开门红”,单月出口总量达65,237吨,出口额突破2.20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1%,刷新历史纪录。这一成绩背后,中国市场的爆发式采购与鱿鱼、红虾的强势表现功不可没。 鱿鱼领跑:量价齐升,中国成最大买家 作为出口“主力军”,阿根廷鱿鱼2月出口39,348吨,创收1.056亿美元,量额同比激增22%和34%,均价上涨10%至2,683.8美元/吨。这一增长得益于全球需求高涨与捕捞条件优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以43%的份额稳居阿根廷海产出口第一市场,当月对华出口量同比暴增177%,占全球鱿鱼采购量的近半数。此前,阿根廷鱿鱼对华出口已连续多年增长,2024年对华出口占比31%,2025年进一步跃升,显示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 红虾逆袭:量额双增,欧洲需求分化 红虾表现同样亮眼:2月出口10,320吨,出口额7,100万美元,同比增幅达25%和27%,均价6,878美元/吨。这一复苏扭转了2023年价格低迷的颓势,与2024年全虾出口均价回升至5,653美元/吨的趋势一致。不过,欧洲市场呈现分化:西班牙作为传统主力市场,出口量下滑21%,而泰国则以67%的增幅成为新兴增长点。 无须鳕稳健,新兴品类崛起 无须鳕作为阿根廷传统优势品类,2月出口量约7,700吨,出口额维持在2,000万美元左右,表现平稳。而帝王蟹、巴塔哥尼亚牙鳕等高端品类近年来异军突起,2024年出口量分别增长118%和65%,尽管价格波动仍为未来增长埋下伏笔。 中国“一骑绝尘”,其他市场冷暖不一 2月阿根廷对华海产品出口量达28,252吨(+177%),出口额8,410万美元(+104%),占总出口的43%。这一占比远超2024年同期的25%,印证了中国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反观其他市场:韩国、巴西出口量分别下降54%和8%,西班牙因需求疲软出口额缩水28%,而泰国则以67%的增速成为“黑马”。 资源丰沛,出口景气延续 阿根廷本季鱿鱼资源评估为2006年以来最丰沛,叠加捕捞效率提升,预计未来数月出口将延续增长。此外,中国对高端海产品的需求(如帝王蟹、红虾)持续升温,或推动阿根廷出口结构进一步升级。 阿根廷海产正乘着全球需求的东风破浪前行,而中国市场的“超级订单”无疑是其最大引擎。